3D打印技術的發展腳步似乎一直都那么快,從一開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展覽品,到12年科學家打印出人造肝臟組織,再到現在的汽車、飛機、房屋都可以打印出來,這速度,小編都震驚了。
可是,你聽說過用3D打印來打印大腦神經組織嗎?噢賣糕的,神經這種精密神奇的東西也能打印,瘋了吧?!然而,英國阿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還真的那么做了。
3D打印技術從出生以來就被各國的醫療工作者死死盯著,大家都覺得這技術以后在醫療領域必將前景無限,說不定會成為類似阿司匹林那樣的明星產品。隨著技術成熟度的提高,如今用3D打印技術來制造什么人工椎骨之類的新聞也層出不窮。
可是回首歷史長河,技術發展的速度可從來沒有快過科學家們腦洞大開的速度。
總之英國的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們顯然已經不滿足于使用3D打印技術來打印生物支架或者人工替代材料(作為一名有追求的科研工作者,怎么可能滿足于只用3D打印這種神技術來打印這些東西?。?。
他們弄了一個叫做MESO-BRAIN的項目,他們要干什么呢?這群“瘋狂”的科學家打算用3D納米打印的支架構建出人工神經網絡,并且這個網絡將會被用于研究大腦的發育和疾病。
打印腦神經網絡,這群科學家們是不是神經了呢…如果腦神經網絡能打印出來,哪天小編腦子壞了是不是可以換一個???
可是歐盟委員會很看好這群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們啊,他們通過未來和新興技術(FET)資助項目給了這群科學家330萬歐元的啟動資金。(不過我就想知道,脫歐以后,歐盟要不要把這筆錢收回去…)
據說,MESO-BRAIN項目組的科學家們將使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就是一種可以變身成很多種細胞的“原型”細胞)在一種輪廓分明、重現性好的3D支架上分化成神經元,以支持可以模擬人類大腦活動的人類神經網絡的發展。
他們說,他們設計的這種結構可不是空穴來風,是真真實實基于大腦皮質的模塊設計的。他們使用納米級的3D激光打印技術打印出這樣的結構,在融入納米電極來實現對該神經網絡的電生理分析。
MESO-BRAIN項目還計劃使用一種基于光片照明的快速容積成像技術進行光學分析,從而在整個3D網絡中實現細胞級的分辨率。
然而,打印出腦神經并不是目的,怎么用這個模型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聽說,這個項目的目標包括模擬大腦活動,提高對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等諸多腦部疾病的認識和治療,還可以作為藥理學和毒理學的模型。
以后發paper的小伙伴們用的可能就不是細胞模型或者動物模型而是大腦神經模型了。(雖然可以挽救很多小白鼠的性命,可是大腦神經模型怎么聽著感覺怪滲人的……)
再過3個月,這個名為MESO-BRAIN的項目就要啟動了,組員們估計要研究至少3年才會有成果。
項目的負責人,來自阿斯頓大學的Edik Rafailov教授說:“直到最近,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項目實現的東西還屬于科幻小說的范疇。如果他們真的能夠通過3D納米打印從大腦中提取并復制神經網絡的話,那么這一切將不再是科幻。”
MESO-BRAIN項目由阿斯頓大學主導,Axol Bioscience公司、漢諾威激光中心、巴塞羅那大學、光子科學研究所和KITE Innovation等機構參與,而PET是歐盟委員會研究與創新資助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的一部分,根據這項計劃,歐盟將會在7年之內(2014—2020)向科研領域投入800億歐元。
那么問題又來了,現在英國離開了“歐洲萌寶寶共同體”,這個項目該怎么進行下去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Ps:將來再有人說我腦子缺根筋,我就打印我的腦神經出來給他看看!
暫無評論
汽車行業目前正在興起一種概念——循環制造,由此改…
2022年10月8日據悉,金屬3D打印技術公司Seurat Techno…
隨著電車時代的到來,多家傳統車企都推出了高性能的電動概念車。比如在去年1…
(單張圖片體積不大于2M,最多6張)
登錄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計時 5 秒,自動關閉